比賽簡介

社會創新發明 –「凝活傳城」概念空間設計大賽

背景:

香港住屋問題
香港礙於先天環境的局限,土地資源相對短缺。「地少人多」及「土地供應不足」的情況令樓價和租金飈升,亦令本地居住的問題日益嚴重。為節省居住成本,一般家庭居於較小型的單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就《全球的人均居住面積》的研究資料顯示,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積為15平方米(約161呎),為美國的1/3,亦擁有全球最小的人均居住面積。由於市民所居住的面積普遍遍少,居住質素亦因而相對欠佳。根據美國顧問公司Demographia於2017年公布的《全球樓價負擔能力調查》發現,香港亦為全球最難負擔城市,樓價與收入比率為18.1倍,即表示市民須持續賺取收入及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約18年才可置業。

共享生活空間

現代的共享生活的概念源於1960年代於丹麥社區實行的全球首個共同住宅計劃Sættedammen,由數十個家庭聚居一處,並分擔區內的育兒工作。直至現在,共享生活進展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藉分享與共用空間及設施,不同背景的人士能更恰當地運用已有的資源及促進彼此間的交流,從而享受便利及充實的生活。「共享生活空間」的核心價值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及交流,繼而將共有的空間營造出「家」的感覺,讓更多相同理念的人聚集於此。

共享工作空間

隨着共享經濟模式興起,越來越多人選擇以個體戶及自由工作者的身份工作,共享工作空間的新興工作模式逐漸取代以僱員為主導的傳統工作空間。共享工作空間於香港逐漸盛行,除為初創企業提供更大彈性、方便及節省成本的好處外,更多大型企業藉這類工作環境加強與其他行業的交流,以開發新客源及方便集資。共享工作空間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據資料顯示,全球去年租用人數不足100萬,預計到2020年會急增至400萬。香港於2017年已有將近50個運作的共享工作空間,而更多的新營運商亦正籌備加入市場。專門研究用戶體驗的研究員格里格和洛達托指出,自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很多企業紛紛裁員,彈性工作模式愈來愈普遍,共享工作空間正好迎合這種新興企業文化。

踏入第五屆「社會創新發明比賽」,世界綠色組織期望透過是次活動鼓勵參賽者運用「生活」和「傳承」的概念,設計特式主題的共享生活或工作空間,「凝聚」不同背景、年齡及階層的人士。藉著是次比賽,我們期望吸引更多相同理念的人分享他們的生活、智慧、經驗及技術,促進人際間的交流,並推動創意及將「綠色」元素融入設計,引發年輕一代關注社會和環境議題,共同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目的:

  • 提升年輕人對社會及環境問題的關注
  • 讓年青人發揮創意,透過設計以促進人際間的交流機會,促進城市的文化交流及發展
  • 將「綠色」的概念融入生活,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