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創瀕危鯊魚品種DNA鑒定技術
– 發現本地海味店出售將受管制魚翅

由今日(2014年9月14日)開始,將會有多5個鯊魚品種正式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下稱《公約》)附錄II規管,代表有關鯊魚品種的貿易將受限制。世界綠色組織對此表示支持,並促請各界拒絕進食魚翅。為了解本地魚翅是否來自即將受管制的鯊魚品種,本會早前與總部位於香港科學園內,獲國際及香港政府認可的獨立第三方實驗室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銀)合作進行測試,發現有個別本港海味店出售的魚翅,屬於《公約》即將受管制的鯊魚品種。本會建議本地魚翅業界包括進口商及供應商停止出售來自瀕危品種鯊魚的魚翅。

目前已有3個鯊魚品種受《公約》附錄II中所規管,而新增5個鯊魚品種所製成的魚翅,外觀與一般無受規管的魚翅分別不大,業界難以從外觀上知道相關魚翅是否來自受管制的鯊魚。為了解本港市面上出售魚翅所屬的鯊魚品種,世界錄色組織於今年7月,委託水中銀到上環一帶的海味店,隨機購入9個勾翅樣本,並透過DNA鑒定技術,測試樣本是否來自即將受管制的鯊魚。

在已完成的3個檢測結果中,其中1個樣本屬於錘頭雙髻鯊(Smooth hammerhead shark) (學名Sphyrna zygaena)。此物種與其餘4個鯊魚品種,將於2014年9月14日開始正式受到《公約》附錄II規管(詳見附表一)。本港將於2014年11月28日開始執法,意味日後從事相關貿易時,需受到許可證制度管制。如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出售該5個鯊魚品種,將有機會觸犯《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附錄II的規定,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一年[1]

水中銀董事總經理杜偉樑對今次抽查結果感到意外。

今次調查採取隨機抽樣方法,竟然發現3個樣本之中,有1個屬於受管制品種。由於5種將受管制鯊魚所製成的魚翅,外觀與無受管制的魚翅無大分別,即使業界沒有計劃出售由該5種受管制鯊魚所製成的魚翅,亦有機會誤墜法網。

全球首創的瀕危鯊魚品種鑒定技術

杜偉樑指出,要檢測所出售魚翅所屬的鯊魚品種,須採用瀕危鯊魚品種DNA鑒定技術。水中銀於2012年開始研發瀕危鯊魚品種的DNA鑒定技術,透過大量分析國際文獻,結合實驗室測試的數據,其科研團隊成功確定兩個鯊魚DNA標記,可以用作確定8種受《公約》附錄II管制的鯊魚品種。在收到測試樣本後,水中銀的實驗室會採用自行研發的獨特DNA提取方法,提取鯊魚物種的DNA,再經過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等技術擴增DNA標記後,就可以利用DNA測序過程確定鯊魚品種。目前該實驗室已經可以確定10個品種的鯊魚,當中8種為《公約》附錄II管制的鯊魚品種。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博士表示,社會近年來保育鯊魚的風氣日盛,社會可從需求層面下功夫,停止進食魚翅。至於供應層面,政府應加強抽查市面上出售的魚翅,是否屬於上述《公約》保護的瀕危品種,以及相關店鋪是否具有許可證。他並促請魚翅業界,包括進口商及供應商停止售賣來自瀕危鯊魚品種的魚翅,業界亦可透過DNA檢測方法以作證明。余博士續說,世界綠色組織和水中銀會進一步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秘書處聯絡,為保護瀕危鯊魚作出建議。

資料圖片:水中銀測試鯊魚品種
https://www.dropbox.com/sh/dzdr6hy65d7oqyo/AADaYZsB1p_zj1EmkqSivExca?dl=0

是日記者招待會
https://www.dropbox.com/sh/lam9midqefrkqzj/AAD25BjFK3dYRTAga8rHNykma?dl=0

附表一:
將於2014年9月14日開始納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的鯊魚品種

  1. 遠洋白鰭鯊/長鰭真鯊 (Oceanic whitetip shark) (學名﹕Carcharhinus longimanus)
  2. 路氏雙髻鯊 (Scalloped hammerhead shark) (學名﹕Sphyrna lewini)
  3. 無溝雙浩髻鯊 (Great hammerhead shark) (學名﹕Sphyrna mokarran)
  4. 錘頭雙髻鯊 (Smooth hammerhead shark) (學名﹕Sphyrna zygaena)
  5. 鼠鯊 (Porbeagle shark) (學名﹕Lamna nasus)

註﹕目前已有3種鯊魚已列入公約附錄II內,連同上述新增的5個品種,附錄II將有合共8個瀕危鯊魚品種受保護。

附表二:
世界綠色組織

世界綠色組織是關注社會和環境議題的嶄新環保團體,透過以科學為本的政策研究及深入完善的地區工作項目,改善經濟、環境和民生,幫助各界特別是基層市民應對挑戰,並落實可持續發展的願景。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2010年成立,科研與管理團隊擁有包括劍橋、麻省理工、斯坦福和香港大學等院校的學歷,並全部擁有研究生或博士以上學位。項目獲得多個地區與國際性大獎,包括滙豐青年企業家大賽亞洲總冠軍、李光耀全球商業大賽季軍、韓國發明金獎、最佳中小企業獎,並入選香港政府評選的「過去十年最優秀的科技公司」。

水中銀致力提供世界領先的創新的檢測方法,加強食品、藥品、化妝品與水體環境的安全,成功研發並商業化了多項全球首創的技術,例如轉基因發光魚,鑒定頻臨絕種魚翅技術,驗證龜苓膏中含有龜的成分等等。2013年獲得國際標準(ISO17025)認可證書,是亞洲唯壹壹家可以提供魚卵毒理測試 (FET),實驗結果受官方認可的測試中心。服務的對象包括國內外領先的檢測中心、政府機構與國際大型的化妝品集團、食品集團,相關技術在這些集團與政府的支持正在發展做地區性與國際性標準,是香港本土研發的技術成功被國外頂尖科研與商業機構採納,並邁向發展成為國際標準的經典案例。


[1]本港已制訂《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以履行《公約》規定。任何人因商業原因(如售賣獲取利潤等)觸犯關於附錄I的規定,最高可被判罰款五百萬元及監禁兩年。

傳媒查詢:

世界綠色組織
傳訊經理
李韻玲
電話:2991 9118
電郵:janicelee@thewgo.org
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總經理
杜偉樑
電話:2393 2343
電郵:jimmy.tao@vitargent.com